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小说网 www.69xs.org,我靠编剧发家致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干事创业,突破一道道难关,算不算爽剧?打破封锁成为国际一流,算不算爽剧?还有从小厂子起步,一步步成为行业支柱,算不算爽剧?”

    高层叹道:“像咱们从农村到城市,一步步走到现在,放在咱们小时候,谁敢想象今天的生活?”

    章力纯轻轻点了点头。

    “只要是写得好的剧本,不管是什么题材,都会有观众喜欢,无非是人数多少而已。”高层道,“就放手让林济去写,咱们用不着为了收视率去模仿青蓝卫视。”

    《后宫》和《静梧传》的高收视大江卫视自然是眼馋的,两部剧连破收视纪录后,大江卫视特意开过几次会,讨论这两部剧的优点与缺点。

    在大江卫视看来,和林济合作很有必要,但没必要请林济写和《后宫》和《静梧传》相似的剧集,林济本身就能驾驭多种题材,对于自己的新剧本,林济心里必然是有成算的。

    章力纯推门出去之后,高层忽然道:“我其实一直想拍部这样的剧,可惜没有编剧敢写。”

    对于现在的观众而言,金融、律所、时尚和传媒似乎才是职场剧的主流,工厂和工业不算职场,只会让人联想到一个灰扑扑的年代。

    ……

    林济开始了自己勤勤恳恳的查资料之旅。

    写剧本,尤其是现实向的剧本,最难的就是查资料,编剧毕竟不是全能。

    有人认为,编剧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但在林济看来,逻辑更重要,比如他写创业的剧本,要有基础的逻辑在,还要有一个支撑故事发展的背景,这样观众才能有代入感。

    马鑫也开始忙了。

    林济写《静梧传》的时候他忙过一阵,《静梧传》播出期间他倒是挺轻松的,还带薪出去玩了几趟。

    《静梧传》收视率高,林济奖金发得十分大方,卫视送他的礼品,有一半分给了马鑫。

    他看林济的眼神像在看一座金山。

    这样的老板到哪里去找?

    现在马鑫不管是和卫视打交道,还是和剧组打交道,对方待他都相当客气,尤其前段时间他跑了一趟青蓝卫视,对方的热情他根本招架不住。

    放在以前,二线卫视尚且态度傲慢,更不必说青蓝卫视这种一线卫视。

    林济新剧本要查的资料有很多,范围很广,他不仅要书籍、影像资料,还要一些企业的发展历程的资料,这些内容网上大多搜不到,用林济的名义对方未必会给,马鑫除了去企业拜访外,也会积极用上大江卫视的资源。

    事实上,这些企业的态度算不上热情,因为他们的产品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卫视帮忙打广告也没用,电视观众基本不是这些企业的消费群体。

    林济只得再和大江卫视联系:“你们的剧,能卖到中东吗?”

    大江卫视:“……”

    这个问题有点为难。

    在国内市场,大江卫视是公认的卫视老大,收视率吊打一众小弟们,可到了海外市场,大江卫视还真打不过青蓝卫视,青蓝卫视一年能有7、8部剧出海,《后宫》卖得就不错,大江卫视这边还看过新闻,说海外网友对剧中的麝香毒箭木很感兴趣,并好奇古代的妃子们是不是真的用这种方法害人。

    大江卫视只能承诺,他们接下来会继续努力,争取开拓各国市场。

    总而言之,林济最终还是要到了不少资料,加上科研院所那边会和重工企业合作,一些已突破壁垒的项目论文相对充足,真正动笔时,林济发现,剧本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难写。

    在气温最低的1月,林济开始了新剧本的创作。

    他把已有的资料分门别类,列好清单,日常工作是从这些资料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事关专业知识,许多方面林济其实也不太懂,这个时候他就想办法找专家问。

    他可以很坦白地说一句,当初查《百归记》和《后宫》剧本所需要的资料时,他觉得自己能在古文学领域有所建树,现在不同,他改行了,他感觉自己可以去研究数控机床了——他装的。

    ——他其实还是没弄懂人家的技术原理。

    他不懂没关系,专家懂就行,等到新剧开拍了,他说什么也得薅几个专家过去。

    林济没料到的是,他创作期间只找了大江卫视和重工业领域的专家,也和科研院所、大学联系过,可剧本刚写了开头,他居然被工业部门主动联系了。

    对方找林济的想法很简单——他认真写剧本就行,技术上的问题,只要不涉及行业秘密和不能被透露的信息,工业部门会全力提供帮助。

    若非林济找的专家在行业内颇有名气,专家和领导聊过这事,工业部门还真不知道大江卫视计划拍这部剧。

    如果林济这剧本只是批个重工业的壳子写谈恋爱,或者写狗血商战,工业部门自然不会理会,可他们从大江卫视和专家那边得出的信息是,林济打算写一个扎扎实实的剧本出来。

    要说重工业攻坚克难突破技术壁垒的故事,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这其中有国企的作用,也有林济创作的主角发挥的作用。

    准确地说,林济要写的并非某一个人,而是一个人所代表的一个群体。

    只是在电视剧市场上,这个群体常常被忽略,对观众而言,“技术”这个词也常常是陌生的。

    工业部门自己宣传的时候,爱用的也是“创新”、“打破瓶颈”这类词,但从观众的角度看,这类词是无法被量化的。

    《后宫》可以写死了多少人,整整80集,足够观众们数出多少人成为了宫斗的牺牲品,而技术上的突破却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他们做了什么,永远是同行业的专家和从业者更为了解。

    林济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他的新剧本规格似乎略有提升。

    创作之前他没有太大压力,反正没人给他定kpi,可写着写着他发现,他联系的专家们对这部剧的期待甚至超过了当初宣传部门对《百归记》的期待。

    对此,专家们表示:“他们无所谓的,他们主导的剧太多了,名著他们也拍,任务剧一年就有好几部,我们呢?根本没人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