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小说网

六九小说网>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 第1495章 和小九在机场遇到(第2页)

第1495章 和小九在机场遇到(第2页)

陈默点头:“她把我们的日常录下来,藏在清洁工具箱的夹层里。她说……万一有一天我们被分开,至少还能听见彼此的声音。”

晨猛地站起身,冲向储物间。他翻出当年从废弃康复中心带回的老式录音机,插上电源,放入一盘空白磁带,开始逐段播放所有未解密的音频碎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杂音、电流、断续的对话交织在一起,直到凌晨两点十七分,一段极其微弱的哼唱突然浮现。

正是那首童谣。

声音颤抖,带着压抑的哭腔,却温柔得让人心碎。

>“妹妹抱着小

>……妈妈在家门口……”

歌声戛然而止,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门被撞开,一声低喝:“你在干什么!”

然后是挣扎,推搡,录音戛然而止。

晨跪坐在地,手中磁带缓缓卷尽。

原来她真的留下了声音。

不是作为研究员,不是作为监管者,而是作为一个母亲般的存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对抗着整个系统的冰冷。

“我要找到她。”晨站起身,目光坚定,“如果她还活着,如果她只是被转移、被监禁……我一定要把她带回来。”

陈默看着他,忽然笑了,眼角皱纹里盛满泪光:“我知道她在哪儿。”

他说,三年前,他在一座边境小镇维修广播站时,曾在深夜的短波频道里收到一段奇怪信号。那不是常规电台频率,而是某种加密的音频脉冲,每隔七天,在凌晨三点零七分,重复播放十秒。内容只有一个词,用不同人的声音轮流说出:

**“回家。”**

他录了下来,反复比对,发现那些声音中,有一个极其熟悉??正是那个女人。

“她还在用声音找我们。”陈默说,“就像我们一直在找她。”

晨立刻召集“回声溯源小组”。阿哲连夜破解信号源坐标,结合卫星地形图,最终锁定位置:**内蒙古额尔古纳河畔的一座废弃疗养院**,曾为军事隔离区,九十年代关闭,近年无任何登记活动。

“但那里有电磁异常。”阿哲指着屏幕,“常年干扰通讯,普通设备无法靠近。”

“那就用最老的办法。”晨说,“我们亲自去。”

三天后,一支五人小队出发。除了晨、阿哲、陈默,还有两名曾参与“唤醒计划”的共鸣者??一位是聋哑学校的音乐老师,能通过振动感知旋律;另一位是退伍军人,曾在实验中短暂激活共感能力,后被药物抑制。

他们驱车穿越草原,抵达疗养院时,已是深夜。整座建筑半塌,藤蔓爬满墙壁,唯有中央塔楼尚存,顶端架着一根锈迹斑斑的天线,仍在微微颤动。

“信号就是从那儿发出的。”阿哲低声说。

他们小心翼翼潜入。走廊地板腐朽,每一步都伴随吱呀声。墙皮剥落处,露出层层叠叠的涂鸦??全是数字:7、3、15、26……正是当年实验体的编号。

在三楼最里间的病房,他们找到了源头。

一台老式发报机改装的音频发射器,连接着几块太阳能板,电线缠绕如蛛网。机器旁,坐着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白发如雪,蜷缩在轮椅中,双眼紧闭,胸口微弱起伏。她左手戴着一只破旧的橡胶手套??清洁工的标志。

陈默哽咽着喊出她的名字:“周姨……”

女人睫毛颤了颤,缓缓睁开眼。她的视线模糊,却在触及陈默脸庞的瞬间,嘴角微微上扬。

“小……默?”她声音几不可闻,“你……回来了?”

晨跪在她面前,将录音机放在她耳边,按下播放键。

童谣响起。

女人的身体剧烈一震,泪水顺着眼角沟壑流下。她颤抖着抬起手,指向床底。晨探手进去,拖出一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数十盘微型磁带,每一盘标签上都写着一个名字:L-1、L-2……直到L-12。

“她……一直在录。”陈默泣不成声,“每一天,每一夜,她都在对我们说话。”

晨一盘盘播放。有的是讲故事,有的是读诗,有的只是静静呼吸,仿佛孩子们就在身边。最后一盘,录制于三个月前,女人的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

>“孩子们……妈妈知道你们可能听不到……但妈妈不能停下。只要我还活着,就要让你们知道,有人在等你们回家。

>小满,你爱吃甜枣,去年我托人寄了一包,不知道你收到了吗?

>晨,你怕黑,所以妈妈每晚都开着灯……你看,灯还亮着呢……

>我不怪你们不来找我。是我没能保护好你们。

>可如果有一天,你们听见了……请答应妈妈,好好活着,大声说话,别像妈妈一样,把眼泪咽下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