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南京》首日票房报收3359万,创造内地票房首日票房新纪录!”
“曹忠新电影上映首日好评如潮,引爆电影市场!”
“曹忠炮轰电影人的背后,是绝对自信,更是电影质量提供的无限保证!。。。
夜深了,北京城的灯火如星河倒悬。曹忠坐在中诚影业总部顶层的办公室里,窗外风声低啸,玻璃映出他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脸。桌上摊开着一份刚从公安部经侦局传来的内部文件复印件??《关于申奥系资金异常流动的初步调查报告》。其中一条记录赫然标注:**2023年8月至9月间,申奥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通过七家空壳公司向境外转移资金共计四点三亿元人民币,账户最终指向开曼群岛某离岸信托基金,受益人为王忠磊之妻李静**。
他轻轻合上文件,手指在桌角敲了三下,像是某种无声的节拍。
手机震动,是徐正发来的视频请求。接通后,画面里出现的是《人在?途》剧组位于漠河北极村的雪地外景地。徐正裹着厚重军大衣,鼻尖冻得通红,身后是一片银白世界,远处几盏灯光在风雪中摇曳。
“忠哥,今天拍完了老李和翠芬在雪地搭帐篷那场戏。”徐正声音沙哑,“保强演到最后跪在地上哭都停不下来,黄渤抱着他也跟着抹眼泪。现场所有人都沉默了十分钟。”
曹忠点点头:“情绪对了。这场戏不是喜剧,是人生。”
“我知道。”徐正顿了顿,“但现在有个麻烦……昨天有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越野车一直在营地外围转悠,今早被保安拦下来搜查,发现车上装了高清红外夜视摄像机和信号增强器,明显是专业狗仔设备。司机不肯说是谁指使的,只说是‘有人出高价买剧组内幕’。”
曹忠眯起眼:“又是他们。”
“不止这个。”徐正压低声音,“今天早上白冰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对方知道她母亲住院的具体病房号,还说‘如果不想老太太手术出意外,就别再跟诚影走太近’。”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曹忠缓缓吐出一口气,语气平静得可怕:“报警了吗?”
“报了,但警方说没有直接威胁证据,立案难。而且……”徐正苦笑,“你知道现在有些地方的关系网。”
“我明白。”曹忠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央视大楼的轮廓,“你让白冰先回北京休整几天,剧组安保全面升级,所有工作人员家属信息脱敏处理。另外,明天开始,每一台摄影机都加装双备份存储系统,原始素材每日加密上传至中科院服务器,物理硬盘由两名持枪保安轮班看守。”
“这么严重?”
“这不是拍电影。”曹忠冷笑,“这是战争。他们想用恐惧逼我们退缩,可越是这样,越要往前冲。”
挂断电话后,他拨通了韩三品的号码。
“帮我联系新华社内参组。”他说,“把蜂鸟音乐压榨邓紫棋的合同细节、申奥资金外逃线索、还有这次威胁演员家属的事,整理成一份材料,标题就叫《资本异化下的文艺生态危机》。我不求立刻刊发,但必须让上面看到真相。”
韩三品沉默片刻:“这一步走出去,就没有回头路了。”
“从来就没打算回头。”曹忠淡淡道,“你以为我为什么非要拿下《光年之里》的国际传播权?为什么坚持不让Netflix剪片子?因为他们怕的不是一部电影,是一个体系的崛起??当中国人不仅能讲好自己的故事,还能掌握发行、技术、舆论、甚至法律话语权的时候,他们的垄断就完了。”
第二天清晨,一则不起眼的消息出现在人民网文化频道角落:**国家电影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立“重大题材作品安全播出保障机制”,重点防范恶意炒作、非法拍摄与艺人恐吓行为**。虽未点名,但业内instantly明白其指向。
与此同时,邓紫棋在微博发布一段录音室花絮视频。镜头里,她正在录制《光年之里》英文版副歌部分,唱到一半突然停下,轻声说:“以前我唱歌是为了活下去,现在我想为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唱下去。我不怕了,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段话被疯狂转发,#邓紫棋不是商品#再度冲上热搜榜首。
而在这股浪潮之下,一场更为深远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十月底,中诚先涛特效公司迎来第一批正式员工入职。三十名年轻技术人员站在尚未完工的大楼前合影,背景横幅写着:“从此,中国人的太空不在别人镜头里。”朱家欣在现场宣布:公司将启动“星辰计划”,未来五年培养一千名本土视觉特效工程师,并与北航、浙大共建虚拟制片实验室。
更令人震惊的是,十一月初,曹忠突然宣布与华为联合开发“鸿蒙光影引擎”??一套基于国产操作系统、专为高精度电影渲染优化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从拍摄、剪辑到后期制作,中国电影工业的核心链条正逐步摆脱对Adobe、Avid、Autodesk等美国软件的依赖。
好莱坞开始警觉。
《好莱坞报道者》发表长文分析:“曹忠不仅仅是一位导演或制片人,他是一个生态构建者。他正在复制迪士尼+皮克斯+ILM的模式,但根基完全不同??他的动力来自民族尊严,而非股东利润。”
而在国内,反对声浪也从未停止。
某知名影评人在公众号发文怒斥:“曹忠搞个人崇拜!打着‘文化自信’旗号行资本扩张之实!”随即,该账号因长期散布虚假信息、煽动对立被网信办依法关停。
另一家娱乐媒体则挖出陈年旧事,称曹忠早年曾因投资失败欠债千万,暗示其“洗白上岸”。结果不到半天,数十位当年受助于他的青年导演联名发声,晒出转账记录与帮扶协议,证明所谓“债务”实为公益创投基金,且早已全部返还本金并分红。
舆论反转,#请尊重真心做事的人#登顶热搜。
真正致命的一击来自十二月中旬。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频道播出五集系列纪录片《追光者:中国科幻觉醒》,其中第三集聚焦《我们生活在南京》幕后,长达四十分钟的独家footage展现了曹忠如何带领团队攻克“量子通信可视化”这一世界级难题??他们邀请中科院院士参与剧本论证,将真实科研数据转化为影像语言,甚至为一个十秒镜头重写了三百行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