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小说网

六九小说网>寒霜千年 > 第302章 不得安生(第2页)

第302章 不得安生(第2页)

那么,此刻这一问,是谁在问?

是我,还是“它”?

他抓起黑石碎片,狠狠砸向地面。碎石四溅,其中一小片划破手指,鲜血滴落。就在血珠触地瞬间,地面竟泛起一圈涟漪般的光晕,隐约浮现一行字:

>“痛觉,是梦醒的第一声钟。”

与此同时,乌溪河畔。

小满正带着一群孩子制作陶钟。泥胚已成型,孩子们围坐一圈,专注地拍打、修整。一个小女孩忽然抬头:“姐姐,你说钟会响,是因为有问题。那如果没有问题了呢?钟还会响吗?”

小满微笑:“你觉得呢?”

孩子歪头想了想:“我觉得……问题永远不会没有。就像河水一直流,问题也一直长。”

旁边男孩抢着说:“对!昨天我还问我娘,为什么穷人要交税富人不用,她说这是规矩。可我觉得,规矩也可以改!”

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的说想看看皇宫里面什么样,有的问为什么女子不能参加科考,还有一个五岁的孩子认真地说:“我想知道,睡觉的时候,我是谁。”

小满听着,眼中泛起泪光。

她知道,这场启蒙不再是秘密行动,而是一场无声的潮汐。它不靠旗帜,不靠口号,只靠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为什么”,悄然淹没旧世界的堤岸。

当天夜里,她独自来到河畔老槐树下,取出最后一片巨钟残片,埋入树根旁。随即,她割破指尖,滴血于地,低声念出一段古老咒语??那是巡灯会创始之时,陆知远亲手写下的“启智誓约”:

>“吾以疑问为火,以沉默为薪,

>照破虚妄,不求光明普照,但求一人睁眼。

>若天下皆盲,则我为刺目之光;

>若众人皆醒,则我愿隐入尘烟。”

话音落下,大地轻颤。整棵槐树忽然绽放新芽,绿叶纷扬如雨,每一片叶脉中都浮现出细小的文字,全是各地传来的最新提问:

>“为什么历史书从来不写失败者的名字?”

>“如果皇帝也会做梦,他的梦会被审查吗?”

>“我们学到的知识,会不会全是别人想让我们相信的东西?”

>“有没有可能,我们现在的生活,只是某个古代人的梦境?”

一夜之间,乌溪河两岸草木复苏,连枯死多年的柳树也都抽出嫩枝。村民们惊诧不已,纷纷传言“神树显灵”。而那些树叶上的字迹,虽经风雨冲刷却不褪色,反倒随着日晒月照变幻颜色,白天呈青碧,夜晚泛金光,宛如星辰落地。

十日后,清道司派出三百精兵,携火油前来焚毁槐树。然而火焰刚起,天空骤然阴云密布,雷声滚滚,大雨倾盆而下,将火势尽数浇灭。士兵们欲再点火,却发现火折子全部失效,打火石擦不出半点火星。带队将领怒吼下令砍树,可斧头劈落之处,树干竟如金属般坚硬,反震之力震裂多人虎口。更有怪事:每砍一下,周围村民便同时捂住耳朵,仿佛听见了巨大的钟鸣。

第三日清晨,士兵们集体梦游,齐步走向河边,跪地高呼:“我们错了!我们也要学会问!”

监军大惊,下令撤退。自此,乌溪河被划为“禁忌之地”,严禁任何人靠近。

但禁令挡不住人心。

越来越多的流浪者、逃学者、失语诗人悄悄聚集在十里之外的山谷中,搭起简陋棚屋,自称“问庐”。他们不做买卖,不纳赋税,每日唯一的事,就是互相提问、记录问题、尝试回答或承认无知。有人提出“时间是否存在”,有人追问“爱能否被测量”,还有老人颤抖着写下:“我活了八十岁,今天才敢问??我这一生,真是我自己过的吗?”

小满并未现身问庐,但她留下的陶钟模具已悄然流传开来。全国各地,无数家庭在灶台边、床头下、学堂暗格里偷偷烧制这种无铭小钟。它们不成乐器,也不用于报时,只在某些特定时刻??比如孩子第一次说“我不信”、老人临终前睁开眼问“我是谁”、恋人分手时质疑“我们真的相爱过吗”??便会无故嗡鸣,声音极轻,唯有心有所动之人方能听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